![最好的卡片相机推荐](/static/lazy.png)
每当有朋友请我推荐适合街拍、旅拍的数码相机,我多半会推荐便携的卡片相机,然而即使我们推荐的是最好的卡片相机,也经常受到质疑:卡片相机画质不如微单和单反,便携性不如手机,为什么还要推荐?其实反过来讲,卡片相机难道不是便携又不损失太多画质的最好选择吗?
为了避免以上质疑流于事实,我们通常不建议买低价卡片相机,具体来讲,一般3000元以上或者传感器大于1英寸的卡片相机才值得选购,这个价位的卡片相机才开始有相当不错的画质,足够与一些旗舰手机能拉开差距,而如果想要获得主流的综合性能或大光圈变焦镜头,预算还要往上加,具体请参考下位的推荐清单。
最好的卡片相机汇总
卡片相机推荐 | 传感器 | 有效像素 | 等效焦距 | 最大光圈 | 追焦连拍 | 视频能力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索尼/Sony 黑卡 DSC-RX100M7 | 一英寸 | 2010万 | 24-200mm | f/2.8-4.5 | 20张/秒 | FHD@120P/4K HDR |
佳能/Canon PowerShot G5 X Mark II | 一英寸 | 2010万 | 24-120mm | f/1.8-2.8 | 8张/秒 | FHD@120P/4K@30P |
索尼/Sony ZV-1 | 一英寸 | 2010万 | 24-70mm | f/1.8-2.8 | 24张/秒 | FHD@120P/4K HDR |
佳能/Canon PowerShot G7 X Mark III | 一英寸 | 2010万 | 24–100mm | f/1.8-2.8 | 8.3张/秒 | FHD@120P/4K@30P |
松下/Panasonic Lumix LX10 | 一英寸 | 2010万 | 24–72mm | f1.4–2.8 | 6张/秒 | FHD@60P/4K@30P |
松下/Panasonic Lumix LX100M2 | 4/3英寸 | 1700万 | 24-75mm | f/1.7-2.8 | 5.5张/秒 | FHD@60P/4K@24P |
理光/Ricoh GR III | APS-C | 2424万 | 28mm | f2.8 | ≤4张/秒 | FHD@60P |
富士/Fujifilm XF10 | APS-C | 2420万 | 28mm | f2.8 | ≤6张/秒 | FHD@60P/4K@15P |
富士/Fujifilm X100V | APS-C X-Trans CMOS 4 | 2610万 | 35mm | f/2.0 | 6张/秒 | FHD@120P/4K@30P |
徕卡/Leica Q2 | 全画幅 | 4730万 | 28mm | f/1.7 | 4张/秒 | FHD@120P/4K@30P |
在紧凑型卡片相机这个细分领域,索尼的实力不可小觑,如果你预算充足那么我们首推其消费级卡片机旗舰黑卡7/RX100 VII,以及专为短视频/vlog优化的机型ZV-1。另外,对于街拍和旅拍用户,便携秀珍的"真口袋"卡片相机理光/Ricoh GR III也值得推荐。
卡片机还值得买吗?
相信很多朋友还带着这样的疑问:卡片相机已经过时了吗?卡片相机还值得买吗?相同价格为什么不选择微单或者单反?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弄明白卡片机的定位,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:卡片相机在数码相机里的定位就相当于笔记本电脑在电脑里定位,虽然卡片相机和微单或单反工作原理相似,但是但前者主打便携、后者主打性能,两者并没有没有太多可比性。
那么,卡片相机的存在意义具体有哪些:
● 随拍口袋机:对于那些想随时随地摄影的重度用户,可以放进口袋的卡片相机简直是天使般的存在。
● vlog/视频:卡片相机天生适合vlog/短视频拍摄。一方面,一般应用的视频相机不需要微单那样的大底和可更换镜头,一个固定大光圈变焦镜头就够了,另一方面,卡片相机轻巧的机身对包括手持云台在内的设备要求较低,这两方面都能省下不少费用。
● 街拍/旅拍:卡片相机便携的机身相比单反/微单能大大减小旅行的负担,并且街拍时不会像后者那样“高调”。
● 备用相机:专业人士为应对不可预料的意外可能需要一台备用相机,这时另一台全尺寸的单反/微单显然不合适。
如果你的需求和上列吻合,那么卡片相机当然值得购买,请看我们推荐的最好的卡片相机吧: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一英寸 | 有效像素:2010万 | 等效焦距:24-200mm | 最大光圈:f/2.8-4.5 | 追焦连拍:20张/秒 | 视频:FHD@120P/4K HDR | 屏幕类型:上翻触控屏 | 取景器:236万像素EVF | 防抖系统:镜头防抖 | 对焦系统:混合对焦 | ISO范围:100~12800 | 尺寸(mm):101.6x58.1x42.8 | 重量:302g
优点:
- 行业领先的对焦和连拍性能
- 出色的画质
- 4k超采视频
- 覆盖焦段广
缺点:
- 光圈不够大
- 没有握把
- 很贵
索尼黑卡7(Cyber-shot DSC RX100 VII)官方称之为“口袋中的α9”,最让人惊叹的是它行业领先的对焦和连拍性能,支持 实时(眼部)追踪对焦,能以60次/秒的实时追踪检测实现20张/秒的无黑屏高速连拍。
图像质量非常好,JPEG直出色彩真实自然,Raw文件具有良好的灵活性。镜头在整个24-200mm变焦范围内都是清晰的,尽管它的最大光圈不算大,在暗光环境下拍摄噪点会高于竞品。
4K视频也是完全可用的,视频中实时眼控对焦依然高效稳定,画面具有出色的细节和最小的果冻效应。有效的光学和数字防抖功能使手持视频拍摄更加流畅。此外,麦克风插座的加入增加了它对vlog/短视频用户的吸引力。
黑卡7机身上的按键拨轮不算多,但大多可以自定义功能以充分利用它们。触摸屏可用于选择焦点或启动视频中的AF跟踪。该相机的前身还包括我们非常喜欢的单按弹出式取景器,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机身上没有握把,无法提供最舒适的握持感。
RX100 VII凭借其出色的图像和视频质量、高速拍摄功能、多功能的镜头以及强大易用的自动对焦系统,轻松成为市场上功能最强大的口袋卡片相机,完全可以胜任专业应用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一英寸 | 有效像素:2010万 | 等效焦距:24-120mm | 最大光圈:f/1.8-2.8 | 追焦连拍:8张/秒 | 视频:FHD@120P/4K@30P | 屏幕类型:上翻触控屏 | 取景器:236万像素EVF | 防抖系统:镜头防抖 | 对焦系统:反差式对焦 | ISO范围:125~12800 | 尺寸(mm):110.9×60.9×46.0 | 重量:340g
优点:
- 舒适的握把
- 光圈大焦段广
- 4K无裁切视频
- 弹出式电子取景器
缺点:
- 对焦连拍不如索尼
- 没有麦克风接口
- 续航不理想
佳能EOS G5 X Mark II是一款具有4K视频功能的卡片相机,配备了一个明亮的24-120mm f/1.8-2.8等效镜头、弹出式取景器和成熟易用的按键布局,是一台实用性和性能均衡的卡片相机。
握持舒适的握把是G5X2最讨喜的地方,并且机身上有足够多的按键和拨轮确保操控快速准确,镜头上的控制转盘对静画拍摄非常有用。触控屏幕可180度上翻,方便自拍和各种角度的拍摄。
G5X2的传感器其实是索尼黑卡7阉割了片上相位对焦的外卖版,静画表现更加令人满意,夜拍、虚化人像都表现不俗,这主要归功于大光圈镜头和优异的防抖性能。当然,对焦和连拍性能肯定不如黑卡,不过8张/秒的自动对焦连拍也已经足够优秀了。
G5X2能以30FPS的帧率拍摄4K无裁剪视频,但画面表现不够锐利,而且不具备麦克风插孔或高级的拍摄功能,因此它的强项不是视频而是静画,24-120mm的等效焦段和弹出式电子取景器更是保证了它的可用性,如果你想要一台简单易用,性能和可用性都不错的卡片机用来主拍照片,那么它值得推荐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一英寸 | 有效像素:2010万 | 等效焦距:24-70mm | 最大光圈:f/1.8-2.8 | 追焦连拍:24张/秒 | 视频:FHD@120P/4K HDR | 屏幕类型:翻转触控屏 | 取景器:无 | 防抖系统:镜头防抖 | 对焦系统:混合对焦 | ISO范围:100~12800 | 尺寸(mm):105.5×60.0×43.5 | 重量:294g
优点:
- 自动对焦性能强劲
- 出色的照片和视频画质
- 内建麦克风表现不错
- 操控和界面友好
缺点:
- 焦段覆盖不够广
- 没有耳机接口
- 没有取景器
索尼ZV-1采用黑卡7同款堆栈传感器和处理器,视频和拍照性能都非常好,支持全像素采样的4K HDR视频拍摄,价格不到黑卡7的三分之二,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仅仅是黑卡7的基础上做减法,而是在各方面对视频拍摄做全面适配,使之成为一台专业的vlog/短视频相机。这些适配包括:方便自拍的翻转触控屏、为视频拍摄优化的按键布局、缩焦段扩光圈以获得更好的虚化效果等。
自动对焦同样出色,拍照时合焦快速精确,拍视频时追焦平滑、可控且可靠。在强大的对焦算法支持下,ZV-1还支持一键背景虚化/清晰,优先对焦展示物(方便带货),面部优先自动曝光等对新手友好的功能,使之成为索尼操控和界面最友好的相机。
ZV-1是索尼对以vlog/短视频应用为中心的卡片相机的有趣尝试,它巧妙地利用了其强大的自动对焦系统,综合它画质表现和易用性,我们认为ZV-1是最好的vlog/短视频相机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一英寸 | 有效像素:2010万 | 等效焦距:24–100mm | 最大光圈:f/1.8-2.8 | 追焦连拍:8.3张/秒 | 视频:FHD@120P/4K@30P | 屏幕类型:上翻触控屏 | 取景器:无 | 防抖系统:镜头防抖 | 对焦系统:反差式对焦 | ISO范围:125~12800 | 尺寸(mm):105.0x60.9x41.4 | 重量:304g
优点:
- 为视频拍摄优化
- 操控握持舒适
- 肤色表达讨喜
- 焦段覆盖比ZV-1广
缺点:
- 续航一般
- 对焦比ZV-1慢
- 上翻而不是翻转屏
反观佳能这边,vlog/短视频专用卡片相机已经出到第三代G7X3。经过三代产品的探索,G7X3在功能和操控上都已是深思熟虑,因此你完全可以期待用它完成美好的录制体验。
G7X3的CMOS采用来自索尼的堆栈式传感器,画质表现与ZV-1不相上下,不过G7X3在光圈一样的情况下焦段覆盖更广(24~100mm),能胜任更多拍摄场景。
用G5X2一样,由于缺少片上相位对焦系统,G7X3的短板也是对焦性能,准度够但是速度一般(相比索尼);虽然如此,佳能G7系列凭借准确色彩还原和讨喜的肤色表达,依然几乎是美妆博主的标配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一英寸 | 有效像素:2010万 | 等效焦距:24–72mm | 最大光圈:f1.4–2.8 | 追焦连拍:6张/秒 | 视频:FHD@60P/4K@30P | 屏幕类型:上翻触控屏 | 取景器:无 | 防抖系统:机身防抖+镜头防抖 | 对焦系统:反差式对焦 | ISO范围:125~12800 | 尺寸(mm):105.5x60x42 | 重量:310g
优点:
- 5轴防抖
- 价格合理
- 操控简单高效
- 自动对焦迅速准确
缺点:
- 高感表现一般
- 续航一般
- 直出降噪过度
LX10发布于2016年,不过它的参数、功能和设计在现在看来依然不算过时:2010万有效像素、4K30帧视频拍摄、上翻触控屏、6张/秒的连拍、五轴防抖等,使用体验不输一些新的型号。
操控算是LX10的强项,他有一个控制光圈专用的拨轮以及两个可自定义拨轮,配合相机的触摸屏,使其成为操作起来最简单快捷的卡片相机之一。
LX10画质接近黑卡4水准,在现在来看表现不算出色,特别是高感的直出效果一般,并且色彩表达也不如佳能讨喜,但广角端f/1.4最大光圈徕卡镜头能在一定程度弥补这方面的遗憾,再考虑到它甜点的价格和主流的参数功能,我们任务它是最具性价比的卡片相机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4/3英寸 | 有效像素:1700万 | 等效焦距:24-75mm | 最大光圈:f/1.7-2.8 | 追焦连拍:5.5张/秒 | 视频:FHD@60P/4K@24P | 屏幕类型:固定触控屏 | 取景器:276万像素EVF | 防抖系统:镜头防抖 | 对焦系统:反差式对焦 | ISO范围:200~25600 | 尺寸(mm):115.0x66.2x64.2 | 重量:392g
优点:
- 4/3传感器
- 弱光性能出色
- 大光圈变焦镜头
- 无损的不同画面比例
缺点:
- 固定屏幕
- 4K视频有裁切
- 取景器边缘有色散
松下Lumix DC-LX100M2是该公司的旗舰紧凑型卡片相机,搭载一块2030万像素的M4/3传感器,但采用多画幅比设计,为了从传感器上“裁”到不同比例的画面,每次拍摄只用到1700万像素约1.22英寸的面积。
相对较大的传感器可帮助LX100M2提供这种小型相机难以匹敌的图像质量,同时大光圈变焦镜头也保证了它的适用性;它的镜头表现不是很难锐利,但Raw文件却很灵活,直出颜色经过重新调校,明亮艳丽。
相应的,LX100M2体积和重量要比其他一英寸的机型大一些,但总体控制在便携的范围内,我们认为它是画质和便携的平衡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APS-C X-Trans CMOS 4 | 有效像素:2610万 | 等效焦距:35mm | 最大光圈:f/2.0 | 追焦连拍:6张/秒 | 视频:FHD@120P/4K@30P | 屏幕类型:上翻触控屏 | 取景器:旁轴/369万像素EVF | 防抖系统:无 | 对焦系统:混合对焦 | ISO范围:160~12800 | 尺寸(mm):128.0×74.8×53.3 | 重量:478g
优点:
- 富士最新的X-Tras传感器
- 相当不错的视频表现
- 机身做工很好
- 上翻触控屏
缺点:
- 没有任何防抖功能
- 镜头镜头对焦速度较慢
富士/Fujifilm X100V是一台APS-C画幅,搭载等效的35mm F2定焦大光圈镜头的紧凑型卡片相机。它身上的黑科技是围绕其构建的混合取景器,可以在旁轴/电子取景方式间随意切换,除了富士的X-Pro系列之外您不会在其他地方找到类似的取景器。
它的外观和按键设计都很有过去旁轴胶片机的味道,丰富的按键和拨轮大多支持自定义功能,配合反应灵敏的上翻触控屏提供了许多控制改相机的选项,老法师们很容易就能在它身上找到感觉,但有些新手可能会不知所措。
X100V总体性能表现令人满意,眼控、追焦和弱光对焦都和优秀,能以最快11张/秒的速度进行单次对焦连拍,自动对焦连拍也达到6张/秒,尽管镜头合焦的速度比上代快不了多少。
X100V继续以紧凑的机身提供出色的图像质量,改良的镜头近摄以及边角表现比上代好很多,直出色彩鲜艳饱满十分讨喜,弱光和动态范围表现也让人满意;视频功能在所有我们已知的定焦卡片机里面是最完整的:支持4K超采,内置麦克风和耳麦接口,并内置一系列列辅助对焦和曝光的工具。
美中不足的是X100V不支持任何防抖功能,如果用来录制视频最好要上稳定器,拍照也要格外注意1/35的安全快门,但瑕不掩瑜,X100V其他方方面面都相对完整和精致,我们认为它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定焦卡片相机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APS-C | 有效像素:2424万 | 等效焦距:28mm | 最大光圈:f2.8 | 追焦连拍:≤4张/秒 | 视频:FHD@60P | 屏幕类型:固定触控屏 | 取景器:可选配旁轴取景器 | 防抖系统:机身防抖 | 对焦系统:混合对焦 | ISO范围:100~102400 | 尺寸(mm):109.4x61.9x33.2 | 重量:257g
优点:
- 真'口袋'相机
- 画质表现出色
- 操控高效握持舒适
- 造型低调利于街拍
缺点:
- 续航一般
- 没有内置闪光灯
- 低光对焦较慢
理光/Ricoh GR系列一直是街拍卡片相机的代名词,GR III的该系列的最新型号,配备了最新的24MP半幅传感器和非常锐利的28mm等效F2.8镜头,其结构极为紧凑且做工精良。
尽管体积重量非常小,但是GR III的操控性很好,这要归功于其位置合理的按键布局,灵活的自定义按键和灵敏的触控屏。该触控屏比以往任何型号都更容易选择对焦点、在菜单间导航和放大观看照片。握把的大小恰到好处,方便单手拍摄。
GR III的半幅传感器在解析度和弱光性能方面均表现出色。尽管我们仍然对暗淡的直出色彩有所保留,但RAW文件尤其令人印象深刻。改良的镜头具有惊人的锐度,内置的机身防抖功能使您可以放心地将快门速度降低到大约1/10秒。另外,机身防抖可以尝试甩掉可能落在传感器上的灰尘。
片上相位检测功能使GR III可以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对焦,但是随着光线水平下降对焦速度会显著下降。好在GR III内置有预设对焦距离的区域对焦模式,理光称之为“Snap Focus”,用户可以通过完全按下快门按钮来快速“Snap”到预设的对焦区域。除了在弱光下自动对焦之外,GR III续航也不如人意,每次充电可拍摄约200张照片。
至于视频拍摄,简而言之GR III并不是一款出色的摄像机,它不支持4K视频录制,画面非常肉,自动对焦效果不佳,并且无法控制曝光参数,无法外接麦克风或耳机。如果你主拍视频,那么这不是适合的相机。
Ricoh GR III可为摄影师提供大量的手动控制功能,同时具备可与其他任何半幅相机媲美的画质,这些都集成在小小的“口袋”机身上。它的续航和定焦镜头意味着这台相机当然不适合所有人,但对于街拍、旅行和休闲摄影师而言,这都是一台很有竞争力的相机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APS-C | 有效像素:2420万 | 等效焦距:28mm | 最大光圈:f2.8 | 追焦连拍:≤6张/秒 | 视频:FHD@60P/4K@15P | 屏幕类型:固定触控屏 | 取景器:无 | 防抖系统:无 | 对焦系统:混合对焦 | ISO范围:200~12800 | 尺寸(mm):112.5x64.4x41.0 | 重量:279g
优点:
- 优秀的画质和色彩
- 紧凑时尚设计
- 价格实惠
缺点:
- 暗光对焦慢容易跑焦
- 只能录制15帧/秒的4K视频
XF10是一款售价实在,非常紧凑时尚的卡片相机,得益于半幅2400万像素的传感器和等效28mm的F2.8定焦镜头,它能够提供出色的画质。其照片色彩是富士鲜艳饱满的风格,解析度也非常不错,内置的“胶片模拟”功能能直出多种老胶片风格的照片,省去后期烦恼。
操控表现出色,XF10的一些列直控按键和拨轮可以让您轻松掌控拍摄。除了可自定义的按键之外,触控屏还支持自定义功能的手势操作。不幸的是,相机上只有一个锚点,同时安装镜头盖和腕带会很尴尬。
XF10的对焦表现整体弱于同价位机型,弱光环境下非常容易拉风箱,光线良好的情况下如果快门按的太快,会出现镜头还没对焦到位快门就已经完成开合的情况,结果就是跑焦。“快速对焦”功能可将镜头设置到预定的焦点,类似GR III的区域对焦工作模式,但显然这不是最精确的。
XF10尽管支持4K视频录制,但帧率只能达到每秒15帧;1080P视频录制则可以达到每秒60帧,但是看起来并没有很强的细节捕获,而且自动对焦总是倾向于拉风箱,因此我们仅建议使用手动对焦录制视频。
总结:XF10以小巧的机身、甜点的价格提供了出色的图像质量和高效的操控方式,对旅行和街头随拍的摄影师非常有诱惑力,但整体性能和对焦表现一般,摄影师需要多一点耐心或拍摄经验才能完全掌控。
主要规格:
传感器:全画幅 | 有效像素:4730万 | 等效焦距:28mm | 最大光圈:f/1.7 | 追焦连拍:4张/秒 | 视频:FHD@120P/4K@30P | 屏幕类型:固定触控屏 | 取景器:368万像素EVF | 防抖系统:镜头防抖 | 对焦系统:反差式对焦 | ISO范围:50~50000 | 尺寸(mm):130×80×91.9 | 重量:718g
优点:
- 全画幅4730万像素传感器
- 防抖且无比锐利的镜头
- 徕卡做工和质感
- 三防镁合金机身
缺点:
- 固定屏幕
- 直出色彩平淡
- 接口少
徕卡Q2是一款高端卡片相机,带有锐利的28mm/F1.7定焦镜头和473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。其售价在徕卡家族里相对接地气,再加上不可换镜头,单就预算来说是最容易毕业的徕卡相机。全画幅加上大光圈镜头意味着其体积重量远比一般卡片机大的多,但精致的外形(可乐标)加上强大的性能,又有谁见了不怦然心动能呢。
Q2的防尘防溅镁合金机身拿在手里感觉很踏实,其按键布局着重于直截了当的手动控制,总共只有两个自定义按键,但它们可以在多个功能之间切换,以实现快速简单的操作。焦点控制杆和触摸屏可快速选择自动对焦点。升级后的EVF更加明亮,色彩还原和清晰度也让人满意。
在单次自动对焦中拍摄时,Q2的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既快速又准确,但自动跟焦拍摄就不是那么可靠了;带有闪光同步功能的镜间快门可扩展至1/2000秒,而电子快门可达到1/40000秒;最高追焦连拍速度为4fps,但缓存非常有限;电池续航能力比Leica Q提高了30%,足以应付一天的拍摄。
RAW格式的照片画质非常好,4730万像素的传感器可捕获大量细节,但是高感拍摄的RAW照片噪点控制比不上现在最好的那些微单和单反。 Q2直出色彩风格偏忠于真实,色彩不饱和且对比度低,这点不如富士佳能。
视频方面,Q2可以拍摄稳定的4K和Full HD/120p视频,用于制作升格片段。用户可以手动拧动对焦环或点击触摸屏进行对焦。但是没有端口可外接麦克风,耳机或HDMI设备,使视频拍摄的控制非常有限。
总结:虽然缺失片上对焦功能,但这不妨碍Q2成为市场上最令人倾心的定焦卡片相机之一,它能够以出色画质进行RAW图像拍摄,更高分辨率的传感器和EVF以及三防机身也值得初代用户升级。
如何选购卡片相机?
卡片相机本质上也是数码相机,一般数码相机的选购指南请参考:买相机要看哪些参数? | 一篇详尽的数码相机选购指南,由于卡片相机的特殊性,以下几方面需要格外注意:
● 便携性是我们选择卡片相机的初衷,首先尺寸重量要满足携带需求,再者要比同性能的微单相机轻便很多才值得选择。
● 变焦VS定焦镜头:在体积和成本一定的情况下,画幅、光圈和焦段这三者时相互制约的。其中大光圈必不可少,那么省下就是大传感器和变焦镜头的抉择,变焦镜头配较小的传感器意味着相机的适用性较好,但画质较弱;而大传感器配定焦镜头意味着画质较好,但适用性较弱,如何选择主要看个人习惯和拍摄场景的需求。
对视频用户:
● 建议选择对焦/追焦性能好的型号,业余用户很难做到手动对焦拍摄视频,而专业的视频录制时有跟焦员专门负责对焦的,选择对焦/追焦性能好的卡片相机可以大大降低拍摄难度提高出片率;如果用于自拍的话,镜头广角端要足够广,最好能到等效20mm左右。
●优秀的收音效果能给你的Vlog锦上添花,尽量选择带麦克风和耳机接口的型号。
原创文章,作者:10bests,禁止任何形式转载:https://www.10bests.com/best-compact-cameras/